丹羿深度 | 苹果Vision Pro热度退潮后的再思考
2024-05-23
DANYITZ
丹丨心丨羿丨力丨专丨注丨价丨值丨成丨长
苹果划时代的混合现实(MR)头显于今年2月在美国市场上市,上市后引起持续反响和讨论,大家都对这款设备充满期待,二手市场黄牛价需要加价1-2w才能拿到现货,可见市场需求之旺。
但在几个月的佩戴体验和评测后,Vision Pro的热度快速回落。根据知名苹果分析师郭明錤,Vision Pro在美国市场的需求急剧下降(fall sharply beyond expectations),苹果已经将24年Vision Pro的出货量下调至40-45万台,而非市场预期的70-80万台甚至更多。
Vision Pro为什么会退潮?以及退潮后潜在的产品升级路径?本文想就这两个问题着重探讨和回答。
一、 为什么会退潮? 总结下来有核心几点。
首先,预期太高。
苹果作为消费电子的霸主,十年磨一剑,推出自库克上任以来最重要的新品MR头显,有望重新定义虚拟现实行业。过高的预期,可以反应在资本市场中,无论是23年6月份WWDC发布会前的MR概念炒作,还是Vision Pro上市前23年12月的二次炒作,都反应了市场对于这款产品的期待。
其次,生态不完善,没有爆款应用。
iPhone手机2007年发布第一代,改变了传统手机按键交互方式,触点式的交互为用户打开了新世界。但直到2010年的iPhone 4,苹果手机才迎来划时代的里程碑。诸如愤怒的小鸟、水果忍者等爆款应用开始雨后春笋般的爆发,属于iPhone的大时代开启。
硬件和软件一定是相辅相成,好的硬件革新交互,给用户带来新的体验;爆款应用推动创新曲线扩散,使产品从小众走向大众。初代Vision Pro在应用生态上显然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更像是给开发者准备的实验品,这也使得消费者在尝鲜后回归理性。
数据来源:IDC、光大证券研究所
再者,高昂的售价和大重量劝退了很多普通用户。
抛开黄牛加价,3500美元的零售价绝对是苹果系列里第一档的产品。整个MR行业最好的年份21年全年的销量1000w台,卖的最好的是800多万台的Meta Quest 2,它的售价仅399美元,降价后是Vision Pro的1/10。
显然,高昂的售价不可能有不错的市场反馈,市场最乐观时对于该款产品生命周期的出货量在300万台,现在看可能很难达到。除了售价,笨重的产品本身也给消费者佩戴带来了极差体验。Vision Pro含电池的重量为983克,而可比竞品Pico 4、Quest 3的产品重量仅为586、524克。
综上几点,苹果Vision Pro退潮也就在所难免。
当然,抛开上述问题,此产品本身的竞争力还是非常高的,尤其是产品硬件,从芯片到Micro Oled屏幕再到pancake光学方案,苹果真正定义了一款成熟的高质量的MR头显的样子。所以,我认为下一代Vision Pro重点在于保留现有产品核心硬件能力的基础上进行减重和降本,这两个命题会是下一代真正打开市场的关键。
二、 如何减重和降本?
减重
Vision Pro为了追求领先竞对2个代际,重新定义MR,堆料严重、设计不当。去掉电池重630g,其中占比最高的是扬声器镜腿113g/18%,3D面罩98g/16%,中框92g/15%。这三个部件属于非核心器件,跟产品力关系不大,均有比较大的减重空间。
数据来源:wellsenn XR
降本
Vision Pro 成本接近2000美元,其中成本最高的三个环节,硅基OLED(2片700美金,单片350美金,占比35%),pancake模组(240美金,占比12%),结构件(206美金,占比10%),这三个环节均有较大的降本空间。
其一:硅基OLED。根据测算,通过提升晶圆良率和加工良率,可以使得硅基OLED屏幕的成本下降30-40%。通过引入国产厂商和更多国产设备,可以使得成本进一步下降,综合成本下降50%。其二:pancake。通过改进工艺,如pancake镜片浸泡环节改成喷墨,全部采用曲面贴合的方式,可以大幅提升pancake良率,从而使相应成本下降。其三:结构件。结构件中的玻璃盖板、铝合金中框、eyesight光栅都可以优化,减少堆料可以减重又降本。
数据来源:wellsenn XR
综上,二代平价版成本有望下降至1100-1200美金,终端价格降至2500美金,相较于一代售价下降30%。随着产品价格下探,产品力维持,生态完善,预计二代产品会有更好的市场反馈。当然,上述测算都是较为理想的预期,实际情况仍然要关注苹果的动作和其产业链的变化。
END
往期·点睛
重要声明
请您细阅此重要提示,并完整阅读根据您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请您确认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证券公司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实施细则》、《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所认定的合格投资者。 一、根据我国《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私募基金合格投资者的标准如下: 1、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 (1)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2)个人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前款所称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基金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权益等。) 2、下列投资者视为合格投资者: (1)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慈善基金; (2)依法设立并受国务院金融监督管理机构监管的投资计划; (3)投资于所管理私募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从业人员; (4)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投资者。 二、根据我国《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的规定,信托计划合格投资者的标准如下: 1、投资一个信托计划的最低金额不少于100万元人民币的自然人、法人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组织; 2、个人或家庭金融资产总计在其认购时超过100万元人民币,且能提供相关财产证明的自然人; 3、个人收入在最近三年内每年收入超过20万元人民币或者夫妻双方合计收入在最近三年内每年收入超过30万元人民币,且能提供相关收入证明的自然人。 三、根据我国《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的规定,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合格投资者的标准如下: 1、个人或者家庭金融资产合计不低于100万元人民币; 2、公司、企业等机构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人民币。 依法设立并受监管的各类集合投资产品视为单一合格投资者。 如果确认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是一名“合格投资者”,并将遵守适用的有关法规请点击“接受”键以继续浏览本公司网站。如您不同意任何有关条款,请直接关闭本网站。 “本网站”指由上海丹羿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普通合伙)(以下简称“本公司”)所有并及其网站内包含的所有信息及材料。本网站所发布的信息、观点和数据有可能因所基于的信息发布日之后的情势或其他因素的变更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本公司不承诺及时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 本网站介绍的信息、观点和数据仅供一般性参考,不应被视为购买或销售任何金融产品的某种要约,亦非对任何交易的正式确认。投资有风险,投资产品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本公司不对产品财产的收益状况做出任何承诺或担保,投资者不应依赖本网站所提供的数据做出投资决策,在做出投资决策前应认真阅读相关产品合同及风险揭示等宣传推介文件,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