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羿深度 | 从结构到全局,聚焦高质量的内生增长

2022-01-17

丹羿深度 | 从结构到全局,聚焦高质量的内生增长

2010年以后我们开始举债发展经济的模式,快速扩表部门的相关行业投资机会最大:


在研究家电家居等行业的过程中,一直绕不开地产行业,市场上大部分不看好的观点也来自于地产行业下行,需求不行。在研究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国内长期增长的拐点在2010年就出现了,主要是因为劳动力红利和城镇化两大长期驱动力在2010年左右相继见顶。此后我们开始举债发展经济的模式,每一个短周期的经济主角都是靠加杠杆来快速扩表,相关行业也获得快速发展。


2010年中国新增2500万左右年轻劳动力,达到顶点,此后每年增量逐渐减少,自2014年开始年轻劳动力(15-64岁)新增人口转负,中国经济的一大长期内生驱动力逐年减弱。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的增长百分比也接近顶点,自此以后该百分比也开始趋势性下滑,中国经济的另一大长期内生驱动力也逐年减弱。(该部分的主要内容来源于海通证券《债务周期:从举债过度到去杠杆减税》一文)


图1:我国15-64岁人口变化

图2:城镇化率变化情况


随着中国两大内生经济驱动力的趋势性下降,中国进入了靠举债发展经济的模式。


最早在2008-2009年开始第一次举债,当时4万亿刺激主要是企业部门出来借钱,企业部门加杠杆;第二次是2012-2013年,政府部门通过各种政府融资平台,开始大幅举债,政府部门加杠杆;第三次是2015-2017年,当时我们的居民部门开始大规模举债,居民部门加杠杆;2017-2018年企业部门去了一次杠杆,2019年以后又开始加杠杆,制造业开启快速发展。(该部分的主要内容来源于海通证券《债务周期:从举债过度到去杠杆减税》一文)

图3:经济不同部门杠杆率


2016年后我们经历了民营地产、白酒、互联网等的消费牛市,居民部门大规模加杠杆是重要的推动力;新能源、半导体、CXO为代表高端制造的牛市,则部分源于2019年以后制造业部门快速加杠杆。


2022年以后我们可能会进入政府部门加杠杆周期:


从统计数据来看,居民部门、企业部门的杠杆率已经处于较高位置,最近几个季度也不再提升。此外,由于疫情防控、海外流动性收紧等因素,居民部门和企业部门继续加杠杆的意愿也在逐渐减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认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因此,居民部门、企业部门的加杠杆周期趋于结束。


为了实现经济的稳健发展,2022年政府部门预计会开启加杠杆周期。中央经济会议要求,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各地区各部门要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2022年以后政府部门在经济中的角色会更加重要,积极而精准的财政政策、减税降费政策、财富再分配政策等会逐步对各个行业产生影响。


政府部门加杠杆,且强调长期高质量发展,快速扩表的行业性机会减少,投资机会更加分散,聚焦企业个体高质量的内生增长:


在政府部门加杠杆周期中,伴随各种政策出台,股票市场短期机会层出不穷,真假难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全党都要聚精会神贯彻执行,推动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虽然政策着眼于发展和高质量,且表现为对大部分行业健康发展的支持态度,但股票市场有时会表现为对政策的过度反馈和演绎。



我们在投资研究中要不畏浮云遮望眼,深刻理解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创新驱动的内涵,从结构性视角切换到全局视角,从对增长的过度重视切换为对行业竞争格局、自由现金流、ROIC/ROE、增速等的多维度考量,聚焦企业个体高质量的内生增长。


展望未来,不同行业的差别会远远小于同一行业中不同企业的差别,任何行业中能够不断进行创新(引进新产品或产品的新特性;采用新技术或新的生产方式;开辟新市场;开辟原材料或半成品的新供给来源;采用新的组织方式),实现高质量内生增长的企业都将获得合理定价。


免责声明


本号发布的内容未经任何监管机构审核或登记,仅供参考,不对任何人构成投资建议或销售邀约,不可作为投资依据。本号发布的内容基于我们认为可靠和善意的来源处获得的信息,但不承担任何错误或疏漏责任,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号发布的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号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信息等仅供适用证监会及基金业协会相关法规的“合格投资者”查阅。如您不属于以上群体,请自行忽略。我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本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合格投资者。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也不承诺本金保证和最低收益。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前应充分评估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认真阅读产品合同等相关法律文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丹羿投资,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观察会员。投研人员均毕业于国内外知名高校,长期专注于资本市场投资。我们聚焦消费品、科技两大板块,三级股票库投研体系。致力于成为客户信任、员工自豪的基金管理公司。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往期回顾

01丹羿投资 | 2022,多元化的机会

02丹羿动态 | 招聘TMT行业研究员

03丹羿深度 | 唯有热爱,方能创造历史

04丹羿月报 | 万物向新(2021.11)


重要声明

请您细阅此重要提示,并完整阅读根据您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请您确认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证券公司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实施细则》、《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所认定的合格投资者。

一、根据我国《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私募基金合格投资者的标准如下:
1、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
(1)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2)个人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前款所称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基金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权益等。)
2、下列投资者视为合格投资者:
(1)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慈善基金;
(2)依法设立并受国务院金融监督管理机构监管的投资计划;
(3)投资于所管理私募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从业人员;
(4)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投资者。

二、根据我国《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的规定,信托计划合格投资者的标准如下:
1、投资一个信托计划的最低金额不少于100万元人民币的自然人、法人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组织;
2、个人或家庭金融资产总计在其认购时超过100万元人民币,且能提供相关财产证明的自然人;
3、个人收入在最近三年内每年收入超过20万元人民币或者夫妻双方合计收入在最近三年内每年收入超过30万元人民币,且能提供相关收入证明的自然人。

三、根据我国《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的规定,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合格投资者的标准如下:
1、个人或者家庭金融资产合计不低于100万元人民币;
2、公司、企业等机构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人民币。

依法设立并受监管的各类集合投资产品视为单一合格投资者。

如果确认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是一名“合格投资者”,并将遵守适用的有关法规请点击“接受”键以继续浏览本公司网站。如您不同意任何有关条款,请直接关闭本网站。

“本网站”指由上海丹羿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普通合伙)(以下简称“本公司”)所有并及其网站内包含的所有信息及材料。本网站所发布的信息、观点和数据有可能因所基于的信息发布日之后的情势或其他因素的变更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本公司不承诺及时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

本网站介绍的信息、观点和数据仅供一般性参考,不应被视为购买或销售任何金融产品的某种要约,亦非对任何交易的正式确认。投资有风险,投资产品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本公司不对产品财产的收益状况做出任何承诺或担保,投资者不应依赖本网站所提供的数据做出投资决策,在做出投资决策前应认真阅读相关产品合同及风险揭示等宣传推介文件,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